房地產的未來,到底在哪
新時代房地產如何健康發展?政策落地後市場走勢如何?這想必是當下房企和地產人都非常關心的兩個問題。
小雪报到!4生肖注意「小病小痛频繁」 命理师吁:门窗别紧闭
9月26日,由深圳市城市更新協會二屆七次理事會在明源雲順利召開。“羣英思享會”環節,明源不動產研究院院長黃樂、中指研究院華南地產大區總經理楊紅俠分別以“重新定義支柱產業”、“地產政策優化效果”爲切入點,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。
黃樂:
《重新定義支柱產業—新時代房地產健康發展與轉型思路》
一、 解析:兩維透視,新環境新變化對行業發展的啓示
作爲政策性行業,房地產走向一定與政策、國運和全球經濟大勢趨同。在解讀行業變化時,黃樂提出要透過國際視角,置身當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釐清現狀,探索方向。
1、看國際:建立經濟週期思維,接受行業波動的必然性
二十屆二中全會提出“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”,新的機遇和風險已經出現。經濟增速下滑、通脹屢創新高、產業鏈供應鏈受阻,全球經濟面臨三重挑戰。透過現象看本質,國際環境的變化揭示了三點啓示。
「羊肉分局」交警具名臉書投訴遭霸凌 他霸氣留言回應
(1)建立經濟週期思維。
海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發展經驗告訴我們,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,有漲潮就會有退潮。當前國際經濟增速大幅下滑,拒絕一味拉昇、順勢而爲纔是正確的選擇。
(2)與國際資本接軌。
美聯儲加息所致的資本外流加劇了中國股市和房市的波動,房地產企業作爲典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,對其影響避之不及。迴歸當下,房企更應悉知國際實況、掌握國際資本動態,輔助進行判斷。
(3)接受並適應“雙循環”現狀。
疫情影響、多國博弈,首當其衝受影響的便是全球產業鏈、供應鏈。此種形勢下,接受、逐步適應以國內市場爲主的國際國內雙循環模式,拒絕孤注一擲,是國內企業的必經之路。
抢搭2023北部采购大会列车 31国买主满载而归
2、看國內:“短期看金融、長期看人口”邏輯依然適用,然內涵已然更新
(1)經濟恢復力度加強。
幸好流年遇见你
外送平台推公益餐点 助偏乡弱势孩童健康长大
一方面,各省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均有提升;另一方面,從全球歷史經驗來看,但凡是疫後、災後、震後,國家對於經濟扶持的力度一定會加大。當前正值疫後恢復階段,無論是信心還是行動,國家對於經濟的支持力度一定是加強的。
當下經濟發展仍需依靠三駕馬車中的固定投資,消費端,淄博燒烤、貴州村超等服務類消費同比增長,但房地產、汽車等大宗消費全部划水;出口端同比降幅收窄,但全球經濟疲軟帶來的影響仍然不減。
国足球迷看台有球迷举孙兴慜球衣庆祝,被狂嘘+扔水瓶
(2)金融持續結構調整。
感动!娃娃车BMW「互撞」卡沟里 附近工厂员工冲出救人
從社融來源結構看,大部分資金流向政府債券和信貸。介於國資國企在基建和不動產相關實施主體中有着重要話語權,民企更應該積極開放心態,擁抱國企、展開合作,理解並實現國民共進。
(3)正視人口紅利消失。
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於2022年首次出現負增長,老齡人口增多、撫養比持續上升。從行業角度來說,人口紅利消失可能導致增量和剛需市場逐步減少甚至消失,但人口結構變動帶動的戶型需求變化、養老類服務業態發展也不容忽視。
此外,疫情影響導致就業環境受挫,勞動力“出逃”情況層出不窮。人口流動關乎城市發展,也關係當地房地產市場發展。如今,多地政府遵循人隨產業走的邏輯,穩步推進城市發展、產業配套計劃,通過產業做平衡,希望通過產業帶來增量的人。企業轉型邏輯也是如此。
(4)城市化率增速放緩。
强化单兵战技 步兵302旅快速反应射击
2022年我國城鎮化率已達65.2%,對比發達國家平均80%的水平,提升空間尚存,但增速放緩也是自然規律。行業發展將進入平穩增長階段,行業容量仍在,但產品形態有所改變。
根據納瑟姆曲線,隨着城市化率逐步提升,行業產品形態將從剛需的住宅商品轉向持有型資產,最終轉向服務型。由此來看,房企無論是做產品、做業態、還是做轉型,都要與行業所處城市化率水平和不同城市結構性機會相契合。
李鍾碩傳出將出演新劇!有望合作這位「新生代女演員」
二、 變化:時易事變,新定義下的支柱產業面臨多種變化
高質量發展總基調下,2023年政策端持續發力支持房地產行業。從前國務院總理劉鶴強調“房地產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”,到住建部部長倪虹肯定“建築業和房地產業兩根支柱推動經濟回升向好”,均重申了房地產行業支柱地位。
半導體股第3季財報優劣不一 法人推薦這六檔
從支柱行業定義來看,以往是哪個行業能貢獻最大的GDP,就選其作爲支柱行業,此爲“選擇性”;未來則是國家需要哪些行業,就定其爲支柱行業,此爲“功能性”。也就是說,房地產行業在未來也將是功能性產業,但行業運作方式卻發生了改變。
(1)行業規模變化。
“98房改”至今共25年,行業在2017-2021年經歷了史上高歌猛進的一輪發展,5年間商品房銷售額佔到了25年來的53%,意味着僅用5年就去化掉了20年的發展。房子賣的快、房價漲的快,政府和居民不安;行業淨利率持續走低,企業不安,最終可能導致房地產調控硬着陸。
雲林農會第1支「田媽媽」成軍 總幹事突淚崩吐露背後故事
消費差強人意、基建事不有餘,國家經濟要發展,主要期冀仍在固定資產投資。而房地產投資在其中又扮演重要角色,行業規模即使不能重回巔峰,十幾萬億的當量仍將存在。
时论广场》黑熊部队恐把人民推到第一线(罗庆生)
(2)行業供需變化。
异世界Green hat man~用最强技能让基友的女人恶堕 ~
機甲戰神 草微
724政治局會議提出“要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”。需求端,產品需求變化。我國人口結構從正三角向着倒三角轉變,意味着剛需減少、改善需求增多,大面積戶型住宅成交佔比的明顯提升也印證了這種趨勢。供給端,住房供給變化。從賣方市場轉到買方市場,客戶需要什麼樣的房子成爲考究重點。
嘉义高工全国高中工业类技艺竞赛 奖金及奖品超过1500万
商品房過去對市場形成主導,但從政策導向來看,未來兩級市場導向非常明確:政府主導的保障房和市場主導的市場化商品房。在保障歸保障,市場歸市場的邏輯下,市場化商品房正是民營開發商的出路,做高端、做品質,做目標客戶切實需要的“好房子”。
中職/人人嫌→人人誇 李宗賢感謝網友找出自己優缺點
(3)行業邏輯變化。
以前地方政府靠賣地賺錢,獲得一次性收入,還需爲其配套公共設施和周邊服務。如今土地出讓收入減少,土地財政面臨拐點,迫使地方政府找尋新的財源。
反觀有條件的城市,產業供地模式備受青睞:地方政府在進行不動產投資時,通過引入產業,充分帶動與其相關的資金、人口、稅收和就業,構建良性循環,形成綜合性淨流入。
年兴突关后龙厂 公司:员工影响不到700人
同樣,隨着租賃市場逐漸完善,爲避免房貸壓力更多潛在購房者選擇租房過渡,租購併舉成爲當下房地產市場顯著特徵。房企對速度的偏執也隨着地產三高模式的終結而被稀釋。與此同時,居民消費需求的變化開始倒逼房企提升品質和服務,未來房企利潤將更多取決於由產品和服務品質提升而獲取的溢價。
從全球經驗來看,房地產市場邏輯將逐步從開發模式步入到輕重分離的資管模式。以美國和日本爲例,公募REITs和基金佔據了其房地產市場主體地位,而這正是未來國資國企需要扮演的角色。輕重分離邏輯下,國資國企聚焦重資產,做業主進行投資;民營企業聚焦輕資產,做運營、招商、服務等專業化細分領域。
(4)行業發展趨勢。
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地產這個支柱產業進行支撐,行業基本面仍在;但行業內部原來規模導向下的高槓杆、高負債、高週轉,已然轉變爲如今效益導向下的高質量、高品質、高效益。對於房企而言,在未來,國資國企聚焦重資產發力,民企不同專業機構和上下游生態鏈進行發力,擁抱國企、國民共進是確定性事情。
輪漲效應來了 高端買氣重返新板生活圈
三、 探索:博採衆長,新時代房地產健康發展與轉型思路
結合發達國家和地區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,房地產過度金融化、政策調控過急過快,均有礙於房地產長期健康發展。反之,新加坡“居者有其屋”和德國“重視租賃”,爲我國保障房和租賃市場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。
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晚於海外成熟市場,現階段開發銷售市場規模仍處於相對高位。結合發達經濟體住房市場發展規律,我國房地產市場正進入存量時代,逐步向大租賃階段轉型,房地產行業的最終格局一定是由開發邏輯轉向資產管理邏輯。
從我國五大住房制度切入,黃樂分析了我國房地產行業當前發展模式存在的土地供給單一、融資模式匱乏、商辦運營不成熟等問題,提出“要促進房地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實現與需求相匹配的高質量供給”,對症下藥提供轉型方向,點對點逐個擊破。
不能屈服于瞬间的爱情故事!
最後,黃樂重點建議:新時代新週期,緊密圍繞國企實施主體開展合作,以金融資本及數字化賦能爲動力,構建不動產賽道涉建、涉房、涉產、涉資等四大核心能力與資源優勢,推動輕重分離戰略轉型。
保送國立大學!捨高中選職校鑽研烘焙 花蓮高農生獲金手獎
楊紅俠:
《房地產政策優化效果及走勢研判》
華碩產學合作攜手NVIDIA、陽明交大 培育前瞻藝術人才
一、 數據洞察:從市場數據變動掌握當下行業走勢
2022年二季度以來,房地產政策逐步放鬆,三四線政策應出盡出,但反應有限,效果不佳。近期,核心城市政策優化力度持續加大,對市場的影響幾何?楊紅俠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解讀。
(1)房價繼續下跌,新房、二手房價格環比均延續下行趨勢。
今年1-8月,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累計下降0.01%,單月同、環比仍未止跌,分別實現9連降和4連降。大灣區爲代表,新房價格指數仍處於相對低位。二手住宅方面,7、8月百城中約有96個城市處於下跌通道,以廣州、深圳、佛山、東莞等灣區主要城市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在8月同樣震盪下行。
BLACKPINK Rose、陳庭妮 碎花與亮片的秋日少女感穿搭
(2)8月市場活躍度仍未見好轉,銷售延續下行趨勢。
DJ SODA现身台湾吃姜母鸭 巨球压餐桌狂喝「这饮料」接地气
前8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同比均有下降;百城商品住宅累計成交規模較1-7月收窄,但仍處2016年以來的同期低位;重點城市8月市場活躍度未見回升,購房者觀望情緒有所加重。從房企銷售業績看,1-8月TOP100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8.6%,延續三個月來的下降趨勢。
功歸誰、責誰擔?中共金融領導機構兩名主任出爐
(3)新房項目供應有限或成爲制約銷售恢復的重要原因。
澎湖县政府召开人事会报,并颁奖表扬人事业务绩效考核绩优单位
1-8月,重點50城商品住宅月均供應面積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5%,即使部分房企在8月積極推盤,但絕對規模仍爲2016年以來的同期低位。
(4)代表城市庫存小幅下降但仍處於高位,去化承壓。
從50城短期庫存出清週期走勢看,受制於近期月均成交沒有提升,即使供應有所減量,整體庫存水平仍處歷史高位。城市端,不同梯隊城市出清週期均較去年末有一定程度縮減,但三四線城市出清週期已超過20個月,短期去化壓力依然較大。
(5)土地市場繼續縮量,出讓收入持續下滑。
從前8月各梯隊城市住宅用地供求情況來看,推出面積、成交面積、土地出讓金等都屬於下調通道,但樓面均價同比有增長,意味着重點城市、核心區域地段所推出的樓面均價普遍偏高,土地出讓金理應同比增長。然而1-8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.4萬億元,同比下降15%;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.7萬億元,同比下降19.6%,地方財政壓力有所加大。
二、 市場研判:從政策落地反饋推演城市輪動效應
南宁市原副市长刘为民被开除党籍
724政治局會議首提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,強調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,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。多部委也在8月表態將優化需求端購房政策、支持房企融資、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、推進城中村改造。
回顧近期房地產政策核心要點,經歷了從全面執行首套住房“認房不認貸”、下調首套和二套首付比例下限至20%和30%,到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、優化限購。城市端,一線城市最先全面落地首套房“認房不認貸”;大灣區也在政策、利率方面都積極做出調整。
重庆秀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吕春晓被开除公职
廣州920新政持續生效,黃埔、花都、番禺、白雲北部等近郊取消限購有助於加快去庫存;降低個人住房增值稅徵免年限至2年,交易稅費降低或將帶動置換鏈條加快運轉,推動市場活躍度回升。
第17屆不動產協進會改選 第16屆理事長暨龍寶建設董座張麗莉連任
在限購政策調整後,市場走勢如何?其他城市是否會跟進?楊紅俠用5個板塊分析了本次一線城市政策落地至市場反饋的全過程。
(1)新政同步,房價企穩。
一方面,二手房業主對市場已有預期,掛牌時的心態整體趨於理性,預期有所改變;另一方面,開發商爲營造市場氣氛,將部分樓盤折扣收回。
(2)新政當月,二手房掛牌增加。
政策落地後,二手房掛牌量的增加促進了一二手聯動,將加速市場的整體去化。
(3)新政當月及次月,短期銷售上行。
“金九銀十”仍然是短期營銷節點。購房者在8月仍有較重的觀望情緒,新政的落地,一來明顯促進前期看房客戶加快入市,二來增進短期內新房樓盤到訪量和二手房帶看量。
(4)新政後1-2個季度,銷售量增價穩。
有置換需求的購房者在新政帶動下產生理性效應,逐步入市。新房方面,房企以出貨爲主,房價平穩;二手房方面,掛牌量增加,價格變化將更多取決於買賣雙方博弈,小幅上漲。
腹黑少爷小甜妻
邱琦雯拜师宠物美容 不敢下手拔狗毛狂喊「好恐怖」
(5)新政2個季度後,需求釋放趨穩。
除首付外,居民受就業、收入預期影響較弱,在限購政策保持不變的前提下,銷售逐步趨穩。
美軍承認F-35存在重大缺失
從整個過程來看,政策的優化對市場有明顯帶動。當下嚴格執行限購的城市對於政策的反應更爲顯著。從城市輪動傳導效應來看,一般遵循“京滬-廣深-核心二線-普通二線-三四線”的順序。
關於未來的政策空間,楊紅俠提到,一線及個別二線城市限購範圍仍較大,部分城市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有下調空間。北京和上海爲例,普宅認定標準已10年沒有變更。隨着經濟和房價的變化,在普通剛需客羣不能快速進入市場的情況下,放鬆普宅認定標準將利好有一定購買力的置換型客羣。
年初,中指研究院預測2023全年房地產市場總量爲13億平左右,即便是倒推至2008年,此規模依然維持在歷史相對高位。房地產十萬億級的市場規模仍在,但同時也要清晰認識到其中產生的城市分化、需求分化和企業分化。
网传“上海第三机场”延期开工,实际情况如何?
最後,楊紅俠提出,在新形勢、新階段、新格局下,房企需要通過積極營銷、投資換倉、存量盤活、風險化解、升級發展,來探索能夠適應當下市場的發展新模式。
小 結
過去,房地產作爲支柱產業,拉動了建築、金融等相關產業鏈發展,對經濟發展功不可沒;現今,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,國家重申房地產行業支柱地位,其中深意不言而喻。
無論是數據走勢,還是前瞻趨勢,都傳遞着三個信息:行業未來十萬億級的數量規模是肯定的,行業面臨轉型和分化是明確的,行業發展新模式的探索是必然的。 行業依然有的做,但行業未來怎麼走,轉型發展是關鍵。
點擊下圖,瞭解VR售樓處,搶先打動客戶!